近些年来,随着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多,咱们农民家的田地土壤也普遍出现了板结、酸化、盐碱、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导致土壤质量与地力越来越低,而且也造成作物长势越来越不好、病虫害越来越多、产量品质越来越差。
一、忠县菌肥不可直接撒施在土壤地表
在农业种植管理上,农技小背篓以前经常给大家说:在作物播种前、收获后或果园秋施基肥时,建议把田间的土壤进行深翻,一方面是为了破除表土板结、疏松土壤,以此为在种子发芽、作物根系生长营造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助土壤深翻晾晒,以便把地下的病菌、虫卵等翻到地面,并借助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来灭杀田地间残留的病菌害虫。
从科学上来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广谱性灭杀作用,它不仅可以灭杀土壤中的病害菌,也可以同时灭杀土壤中的有益菌。因此,为了有益菌施用到土壤中的活性和生存率,咱们农民朋友在施忠县菌肥时就一定不可在中午高温强光时施用菌肥或冲施、喷施菌剂,更不可直接把菌肥直接撒施在田间土壤的地表上,否则就会导致菌肥中的有益菌直接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而且地表相对比较干燥缺水,而有益微生物菌的繁殖发育需要一定的湿度环境,直接撒施在地表也不利于菌肥中的有益菌成活。
菌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田间施用菌肥时,应当选择阴云天气或者选择晴天的上午或傍晚时进行,菌肥不可直接撒施在土壤地面上,而是应当根据作物根系的深度把菌肥施入到作物根际周围的10-20公分的田间土壤中去;如果是使用菌剂,可以结合浇水把菌剂随水冲施入田,因为菌剂的微生物菌非常小,可以通过土壤颗粒的缝隙直接随水下沉到深层土壤中去。
二、菌肥不可在高温、低温、干旱的环境下使用
在上面条中农技小背篓已经简单提及过: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中才能正常的存活与繁殖,从而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到积极性的保驾护航作用。
如果在高温、干旱、低温的环境下使用菌肥,因为温湿度环境不良,轻则会抑制菌肥中有益微生物菌的活性、生存和繁殖,重则会导致菌肥中的绝大部分有益微生物菌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过于干旱缺水而死亡,从而导致菌肥失去应有的效果。
菌肥的正确使用方法:作物的根系与微生物最适合生活在土壤温度15-25度左右、土壤湿度55%-65%的环境中,当温度高于30-35度及以上或温度低于5-10度及以下或者土壤湿度小于40-50%及以下时,咱们农民朋友就尽量避免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下使用菌肥,在使用菌肥时,首先要确保温度适宜、土壤湿润,更好选择在土壤温度在10-25度左右、土壤湿度在60%左右环境下使用菌肥,这样的环境既有利于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生存与繁殖,而且也能够大幅提高菌群的活性与入地效果。如果使用菌肥时土壤旱情较重,可以先提前进行田间浇水增加土壤湿度,然后再施入菌肥。
三、菌肥不可与杀菌剂一起使用
很多农民朋友为了图省事儿,经常在施肥时把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药物一起使用。这是极为不科学的。
从菌肥使用的角度上来说,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也是菌类,而杀菌药物不仅可以直接杀死田间土壤和作物上的病害菌,也可以直接灭杀掉田间土壤与作物上的有益菌,如果把菌肥和杀菌药物一起使用,如果稍有不当,比如说把含有细菌菌种的菌肥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物一起使用或者把含有真菌菌种的菌肥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物一起使用,就会导致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菌全部被杀死,从而导致菌肥完全失效。
菌肥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菌肥和杀菌药物应当分开单独使用,不可把二者同时使用,但情况也不是完全的,我们也可以根据菌肥中的有益菌微生物菌的种类和杀菌剂的杀菌类别灵活决定。
正常情况下,菌肥中使用的菌种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比如说最常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苏云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光合菌、米曲霉菌、黑曲霉菌、淡紫拟青霉菌等等,不过这些菌中有的是细菌,有的是真菌,也有的是放射菌,一般来说,凡是菌名字上带有“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等字眼的都属于细菌,而菌名字上带有“酵母菌”、“霉菌”等字眼的都属于真菌种类,而放线菌一般在菌肥中添加相对较少。
咱们农民朋友在使用菌肥时,如果能够明确知道菌肥中的菌种是真菌或细菌,那么也可以根据灵活且谨慎的只防治细菌病害或只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药物,但含真菌的菌肥一定不可和杀真菌的药物一起使用,含细菌的菌肥一定不可和杀细菌的药物一起使用,除此之外,很多菌肥中可能存在同时添加了细菌、真菌的情况,遇见这样的情况一定不可把菌肥和杀菌药物一起使用。
下一篇:农作物的有机肥你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