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叶面肥知识汇总,吃透了够用一生!
发表时间:2023-08-22
访问量:24968
福建叶面肥是一种根外追肥,通过直接喷施于作物叶片表面,由叶片吸收,将养分输送到作物体内各部分。
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肥就是通过作物叶面补充养分的一种方 式,所以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 它主要是起到弥补根系供肥不足、平衡作物营养或是在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的作用。 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 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对症配制。01磷酸二氢钾常用浓度为稀释800-1500倍。02有机液体氮肥常用浓度为稀释200-500倍。
03螯合钙、硼肥:常用浓度为稀释1500-2000倍。
05米醋:用200~250ml兑水45~50kg喷施。
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叶面肥的影响因素。 叶片腊质与角质层厚度、叶片活性等,都可以影响叶面肥的吸收。角质层薄、叶片活性强的新叶,叶面肥的吸收效果好。 养分缺乏的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正常,养分供应充足,喷施叶面肥后吸收得就少;反之则多。 光照、湿度、温度等对叶面肥的吸收影响很大。光照较弱,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叶面肥的吸收。一般阴天或下午4:00~5:00,温度20~25摄氏度,叶面肥喷施效果较好。 溶液浓度、pH值、溶液表面张力、营养元素移动性等也影响叶面肥的吸收。不同叶面肥适宜的浓度不同,要根据要求调节喷施溶液浓度。 叶片内营养元素的移动速度一般为:氮>钾>磷>硫>锌>铁>铜>锰>钼>硼>钙。 叶面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不接触土壤,避免由于土壤吸附、淋洗等带来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较高,可以减少肥料总用量。 如把叶面肥料与农药混合进行一次喷施,不仅可节省操作费用,还能提高某些农药的功效。 但叶面肥料的浓度和一次用量均有限制,不能大量喷施,特别是大量养分元素和次量养分元素,因此能用于用量较少的微量元素。叶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宴沃有机液体氮肥为主,每季喷施 2~4 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瓜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水溶肥。喷施宴沃磷酸二氢钾800-1500倍液。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 1~2 次。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根茎类蔬菜: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宴沃磷酸二氢钾。每季一般喷施 3~4 次,效果较好。
01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02土壤偏酸、偏碱或盐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吸收营养的时候;
04植株遭遇气害、热害或冻害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叶面肥有利于缓解症状。
一般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以选用以中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
5、叶面肥的溶解性要好,要随配随用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进行喷施的,所以叶面肥必须溶于水,否则,叶面肥中的不溶物喷施到农作物表面后,不但能被吸收,有时甚至还会对叶片造成损伤。 营养元素在不同的酸碱度下有不同的存在状态。要发挥肥料的较大效益,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酸度范围,一般要求pH值在5-8。 一定要掌握好叶面肥的喷施浓度。浓度过低,农作物接触的营养元素量小,使用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往往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 进行叶面喷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适宜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不同,为了发挥叶面肥的较大效益,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关键时期喷肥,以达到良好效果。11、增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 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关标签: